論小學美術創作思維的培養
- 時間:
- 2021-11-03 14:27:59
- 作者:
- 黃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江蘇教師資格證




【導讀】江蘇教師資格網為廣大考生帶來教師優質論文:論小學美術創作思維的培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不能將自己觀察和理解的內容全盤灌輸給學生,否則容易使學生越來越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主體性。教師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敢想敢做及美術創作思維的獨特能力。該文就小學美術課堂中創作思維的培養展開探討。(王曉鳳,小學美術課堂中創作思維的培養)
關鍵字:小學美術 創作思維
引言
小學美術創作包括美術平面造型、美術立體造型、美術色彩創作和電腦美術創作學生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創作的材料、素材、表現形式等小學美術創作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包含蠟筆畫水粉畫、刮畫、水彩畫和不同畫種以及編織、泥工、廢舊材料利用等類型。
小學美術創作的理論基礎
美術創作的概念
小學美術創作是是根據學生的審美經驗和審美體驗,根據學生自身掌握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所進行的從審美意象到藝術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創造性活動。學生美術創作也有同樣的美術創作美術鑒賞等環節。但在各個環節中學生原因,相應的美術價值取向的確認、美術表現內容的選擇、美術創作的過程以及造成的傷勢與藝術家的美術創作有所區別。
學生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創作材料素材表現形式和符合兒童的特定需求,材料需要經濟安全、衛生,而且容易出效果,素材也就是美術創作的主題,應是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生活化的、符合審美需要的。小學美術創作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包括畫筆、水粉畫、刮畫、水彩畫等不同畫種以及泥工、編制、廢舊材料利用的手工類型。然而美術欣賞在兒童美術創作中有獨特的作用。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可以豐富學生美術創作的表達方式。在促成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發展。
小學生美術創作思維教育的價值
1、想象的樂趣性
藝術活動以美作為一種高標準和規范,它為藝術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它不像數理化一樣只有唯一的答案的限制,它完全可以讓孩子展現自己的個性,創造美麗的形象和符號。學生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享受并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想象中的世界無奇不有與豐富多彩的,這為學生的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且在學生想象過程中,他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積極探索和思考,推動創意想法的產生。這種想象的過程屬于學生主動性的,是一種自覺和積極的表現。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興趣點,耐心地加以引導,保護和培育學生對造型、色彩的認知,積極和努力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217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
2、生活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他認為教育是生活的過程。生活是學生創造思維發展的源泉,美術教育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是息息相關的。在每個學生的美術作品中,我們都可以從他的作品發現作者的想法。“小學生的畫新穎離奇、變形,非常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那是對現實生活情景的夸張,對未來夢幻世界的想象,從這里提現的學生早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觀察學生繪畫的作品時可以發現,因為他們比較喜歡把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事物與大腦中想象或是各種奇怪的畫面結合起來,而且有時候學生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他們還會給作品的周圍添加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
3、與綜合性相結合
基礎知識往往是創作的原材料,思維加工的素材,創造思維往往是知識經驗的重新排列在進行組合。在沒有足夠的原材料和素材下,是難以進行新的創作活動的。相比較美術專業知識的傳授,如何在美術課中多接觸不同科目、不同領域的知識,綜合運用才是美術創作中所重視的。創造型人格的建立,并不是僅僅僅在美術教學的狹小的范圍中摸索,也要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也有著很多相通的地方,并不是獨立存在著的學科。如蘇東坡說:“味摩潔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詩人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延伸到作品中,這樣才能給好的用文字對藝術進行解析?,F代學者張麗曾提到,“運用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對唐寅的十四篇詩畫語篇中圖像的再現意義
培養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意義及重要性
傳統的思維模式里多以求同思維為主導,我們常常會認為臨摹和我們所臨摹的畫一樣那就是優秀,一幅好的作品,傳統的思維模式具有群動行為、從眾心理等特性。但是這種集中思維方式又有具有著有一定的優點,創新思維是運用新穎的獨創方法處理問題的思維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說打破常規思維束縛的,甚至以超常規或反常規的視角和方法考慮問題,在創新思維通常解決方案是與眾不同的,新穎獨到的創新思維成果會產生一定的社會意義。美術的創作思維是創作者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展示的一種思維模式,具有精致、靈活,流暢、敏捷、新穎等諸多特性,創作思維是一個不斷形成的過程,它層層遞進具有一定的連貫性,需要從小培養。
(一)創作思維有利于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和引導學生創作能力的導向性、新穎性和可知性,以學生為中心結合課程特性通過設疑啟發、求變啟發和引趣啟發等方式,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學便能善求,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后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十分有益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創作思維的培養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美術時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地創新,教學效果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二)創新思維有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往往提出問題比解答問題更加困難。美術是一門富有創造力、想象力的學科,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完成心目中的作品,激發學生活躍思維。創作思維能力使學生潛在能力的一種,開發創新作維能力的同時能夠帶動學生其他潛能的開發。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不僅體現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上,在其他方面也能表露出來,有助于學習其他學科,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
(三)創作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成長成才
小學生是正處于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從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習和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具有及其重要幫助的。當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學習階段不僅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具備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這樣才能使走出校園的學生才能更加快速地融人社會,適應社會的需求,成為社會上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雖然教育改革對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綜合素質能力(德、智、體、美、勞)但是仍有大部分學校還處于應試階段,使學生.家長、老師仍過于注重考試分數,給創新思維的培養帶來一定的影響。小學美術的教學中,能夠很大程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王登云.小學美術教育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孫芳.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創作思維培養的有效方法
1、寄創作于聽音樂 美術和音樂有著內在聯系。一幅好的繪畫作品,在音樂家筆下,可以產生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一首好的樂曲那些高低不同的音符千變萬化的旋律使我們聽到后,會產生很多聯想,從那美妙悅耳的樂曲中想象出色彩斑斕的畫面,大音樂家貝多芬是在皎潔的月光下,即興創作了《月光曲》,在演奏中又引起鐵匠和盲姑娘對大海波濤的聯想。因此,利用音樂啟迪學生美術創作的思維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教學《美麗的春天》一課,首先用錄音手段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導入學習《美麗的春天》,再反復讓學生聽這首歌,引導學生體會這首歌的意境,體會樂曲那跳動的節奏,展開春天里鮮花爭相斗艷的聯想……。學生通過想象和討論,開拓了思維,學生通過想象和討論,開拓了思維,提高了美術創作效果。 總之,兒童美術創作思維的培養過程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方法來激發他們對美術作品的創作,使他們走出只有臨摹的好才是畫的好的認識誤區,使他們的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想象力
2、創設合理教學情境
考慮到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 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 主動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 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親自大自然, 引導學生去感受大自然的變化。與此同時,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始終保著引導的作用,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感想、敢于動手、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通過引導,讓學繪畫出自己喜愛的景象, 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幫助學生不斷提高獨立思考及創作能力。
3、利用多媒體播放影音
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觀察到的事物是真實的、具體的。過渡為一幅美術作品,需要一段思維過程,即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創作。要很快完成這一創作過程,難度較大。而借助直觀的教學手段,把實景、實物上升為引導學生向抽象思維的直觀畫面,讓學生展開聯想,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在《認識昆蟲》為內容的教學中, 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 讓更多栩栩如生作品展示給學生, 讓學生視野和想像得到充分開發, 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利用多媒體上課所展示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會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學生通過這種更貼近真實的互動教學, 使學生產生相關的聯想, 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學美術實際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積極進行探索, 通過創設合理教學情境, 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合理應用多媒體等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從而使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逐漸提高。并使學生產生聯想畫面。
參考文獻
1刑永富、《現代教育思想》、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高翔.小學美術教育創作思維培養的途徑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3 (10) .
3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以上就是優質論文:論小學美術創作思維的培養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江蘇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優質論文、職稱評定、教師學習等,敬請關注我們江蘇教師資格網。